| 
        
         高級汽車綜合檢測技術實務精華  | 
    
肆、基本檢測要點十大流程分析:─ 知難行易
■廢氣測試數值分析通則:
◎ 正常標準值
| CO(%) | HC(PPM) | CO2(%) | O2(%) | 
| 0∼3 | 0∼250 | 10∼13 | 1∼2 | 
|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CO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CO2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HC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O2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可 能 故 障  |      
    
|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※ 點火間歇性不跳電。 ※ 混合比太濃。  |     
    
|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※ 水溫/進氣溫度感知器不良。  |      
    
|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※ 排氣管破裂漏氣。  |      
    
|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※ 噴油咀阻塞。  |      
    
|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正常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※ 混合比太濃。(不燃燒狀態)  |      
    
|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※ 噴油咀阻塞。 ※ 觸媒不良(失效)。 ※ 混合比太濃。 ※ 進氣管漏氣。  |     
    
|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※ 點火間歇性不跳電。 ※混合比太稀。 ※進氣管漏氣(MAF與TPS之間)。  |    
    
|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系統正常(觸媒正常)。  |    
    
|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高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低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正常  |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系統正常。  |    
    
◎應用測試 ─ 廢氣診斷分析
車輛進廠進行診斷分析,從廢氣方面可應用之測試如下:
| 
        
         (1). 汽缸床漏氣到冷卻系統中之判斷。 (2). 燃料蒸發洩漏測試。 (3). 無法發動引擎時之供油狀況測試。 (4). PCV系統測試。 (5). 觸媒轉換器之測試。 (6). 排氣阻力測試。  | 
    
(1). 汽缸床漏氣到冷卻系統中之判斷:
A ※發動引擎達正常工作溫度。
B ※利用抹布蓋住水箱蓋,小心打開蓋子 ,避免高壓高溫水噴出。
C ※利用廢氣水試棒靠近水箱蓋處,勿放 入水中。
D ※讀取HC的值,若有升高表示汽缸床 漏。

(2). 燃料蒸發洩漏測試: 通常會有燃料蒸發洩漏之部位如下:
A ※機械汽油泵浦通氣口處。
B ※活性碳罐處。
C ※油箱蓋處。
D ※油管接頭處。
E ※油箱各密封處。 利用廢氣測試棒靠近上述各處讀取HC值,若升高表示有油氣洩漏。
(3). 無法發動引擎時之供油狀況測試: 當引擎無法發動,首先應先檢查以下各項:
A ※全電腦保險絲。
B ※噴油咀保險絲。
C ※泵浦繼電器/保險絲/安全切斷開關。
D ※節氣門位置感知器。
E ※水溫感知器。
F ※空氣流量板中泵浦控制迴路。
當以上各項均正常,則打馬達15秒,觀察HC值,若有升高,表示供油系統正常。
(4). PCV系統測試:
A ※發動引擎運轉,達正常工作溫度。
B ※讀取CO及O2的值。
C ※拆開PCV閥管路,靠近搖臂室盡端,並讀取CO及O2的值。 此時,CO的值應減少1%或更多,O2值應提高。
D ※用手堵住PCV閥,並讀取CO及O2的值,應恢復正常。
E ※如果依以上程序作業CO及O2值,均無變動,表示PCV閥阻塞不良。
| 
        
         
 
 ◎ 測試記錄表  | 
      ![]()  | 
    
(5). 觸媒轉換器之測試:
A ※確認點火系統均為正常,引擎無漏氣,燃料系統也正常。
B ※拆開O2感知器線頭,若有裝空氣噴射系統也應作用。
C ※拆開怠速空氣控制馬達線頭。
D ※發動引擎,怠速運轉,等待約30秒後,讀取CO、HC、O2數值 並記錄。
E ※將任何一缸之高壓線搭鐵,使該缸不發動。(時間不可超過5分 鐘)
˙O2值會升高。
˙CO及HC值在空氣噴射作用時應降低,若無空氣噴射裝置CO 及HC值是不會提昇。
G ※當觸媒轉換器失效時:
˙O2值會升高。
˙CO及HC值也會升高,若有空氣噴射作用時CO及HC值保持不變。
| 
        
         觸媒轉換器正常  | 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※ O2值會升高。 ※ CO,HC值降低(有空氣噴射) ※ CO,HC值不變(無空氣噴射)  |  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將任何一缸之高壓線搭鐵  | 
    
| 
        
         觸媒轉換器不良  | 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※ O2值會升高。 ※ CO,HC值不變(有空氣噴射) ※ CO,HC值昇高(無空氣噴射)  | 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使該缸不點火狀況下測試  | 
    
(6) EGR閥的分類與測試:
◎ 狀況:當EGR不良時,會造成引擎溫度過熱及慢車不穩。
◎ 說明:本節將分別分析下列系統:
| (A).EGR閥—識別與測試 | (F).排氣溫度偵測控制 | 
| (B).不用電腦控制的系統 | (G).電子回饋偵測控制 | 
| (C).由電腦控制的系統 | (H).數位控制EGR | 
| (D).脈衝式控制EGR系統 | (I).數位控制EGR測試 | 
| (E).回饋背壓偵測控制 | 
◎ EGR控制管路圖

◎ 分析:
A.EGR閥—識別與測試
*EGR閥控制方式區分為兩種:
(1).正壓力控制式 — 簡稱P型。(完全由真空來控制)
(2).負壓力控制式 — 簡稱N型。(由真空及排氣壓力來控制)
*正壓力控制式 —係當引擎發動後,若有真空源到EGR膜盒,將膜盒吸起後,EGR閥即會打開,必須真空完全 消失,EGR閥才會關閉。
*負壓力控制式 —係當引擎發動後,原在EGR膜盒的真空會洩放,直到EGR動作條件達到時,有引擎真空建立在 膜盒內,但EGR閥尚未能開啟,必須排氣壓力 達到EGR閥,才能打開,打開時間一次可持續約20秒。
*通常EGR閥作用時,引擎RPM會降低50rpm以上,表示該閥作用 正常。
*EGR閥控制方式的識別。

※ 當引擎在怠速運轉時,直接利用真空槍接到EGR閥直空管,吸到 7in-Hg真空吸力時,引擎應該會熄火,若不會,表示EGR閥卡住或膜盒不良。
B.不用電腦控制的EGR系統
※ 早期EGR閥的真空源控制,係由溫控閥來控制,如下圖所示。

C.由電腦控制的EGR系統
* EGR閥的真空源,由主電腦來控制一個電磁閥,當電腦不提供搭鐵時,真空無法流到EGR膜盒,當電腦提供搭鐵後,電磁閥打開,使真空源流到EGR膜盒,使得EGR閥打開,如下圖所示。

* 覆合式真空電磁閥,會同時控EGR閥、活性碳罐閥(CCP)、熱控制進氣閥(EFE),如下圖所示。

D.脈衝式控制EGR系統(PWM)
* 該系統也是由主電腦來控制,EGR真空電磁閥搭鐵作用控制真空源去打開EGR閥,同時另外配置一組EGR作用感知偵測信號線如下圖所示。

◎ EGR控制電磁閥總成
*EGR閥的動作由EGR偵測信號,回饋給主電腦,然後對EGR電磁 閥控制線產生百分比脈衝信號。
E.回饋背壓偵測控制
* 該系統類似(PWM)系統,只是將EGR作用偵測感知器外裝(沒有與 EGR電磁閥作成一體),如下圖所示。

F.排氣溫度偵測控制
* 該系統類似(PWM)系統,但在偵測EGR閥是否作用,係在EGR排 氣口端,裝置一個溫度感知器去偵測EGR閥作用,但必須注意的 EGR溫度感知器是由電腦輸出一個12V的偵測電源到EGR水溫感知器,如下圖所示。

G.電子回饋偵測控制
* 該系統類似(PWM)系統,但在偵測EGR閥是否作用,係在EGR膜 片上,裝置了一個電位計來偵測EGR閥的開度,電位計工作電源 為5V,經電腦取得電位信號後,以百分比來計算,當EGR全關時為0%,當EGR閥全開時為100%。若以電壓信號偵測EGR閥全關時為0.5到1.5V,全開時為4.5到4.8V,真空膜盒中約4到7in-Hg時,即可打開EGR閥,如下圖所示。
